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简介
日期:2020-10-28 / 人气: / 来源: / 编辑:Sasha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治工作进入攻坚阶段,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有效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可以清除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对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什么是人工肝?
肝衰竭是由病毒、药物及毒素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死率高达50% ~ 80% 。人工肝(artificial liver)技术是临床攻克肝衰竭高病死率的有效手段,而且对于肝细胞再生不良的晚期肝病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为肝移植提供时间窗口。
人工肝技术利用体外机械、理化或生物反应装置,可以有效清除肝衰竭产生、积蓄的各种有害物质,补充肝脏合成、代谢的蛋白质等必需物质,改善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内环境,能够暂时辅助或替代肝脏相应的主要功能,直至自体肝细胞再生、肝功能得以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人工肝可以分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混合型人工肝三种主要类型,其中混合型人工肝是前两者的有机结合。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实际应用的是非生物型人工肝。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基于体外的机械和物理的方法,以实现清除血液中的有害代谢产物,补充生物活性物质,促进患者肝细胞再生。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涉及多种治疗模式,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吸附等,其中多种治疗模式的联合应用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例如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血浆滤过透析、持续白蛋白净化系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发展现状
早期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依赖于血浆置换技术,治疗模式单一。既往研究表明,采用多种类型的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统开展组合治疗,其临床疗效通常优于单一治疗模式。1986年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团队创建了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配置组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提高了临床治愈好转率。经过长期研究改进,新型李氏人工肝系统根据肝衰竭不同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有机结合了血浆置换、持续透析、滤过、吸附等一系列血液净化技术,进一步简化了临床治疗流程,减少了对于血浆的依赖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病死率较高,如何有效救治是抗疫的难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提示免疫反应参与疾病的发病机制,疾病加重可能与机体出现细胞因子风暴有关。人工肝技术可以有效清除患者体内过多增加的细胞因子,同时外源性补充系统性炎症反应过程消耗的物质,有利于稳定细胞因子网络,帮助重症患者度过急性期,提高救治成功率。
温馨提示,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道和思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医疗器械法规咨询服务,致力于为客户将安全、有效和合规的医疗器械产品迅速推向并占领全球市场,是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CRO创新服务企业。主要服务项目有:进口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进口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进口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国产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医疗器械软件注册、临床实验、创新医疗器械申报港澳台医疗器械注册等。
猜你喜欢
- 多款医疗器械产品进入申请项目特别审查程序2018-12-21
- 11月27日医疗期器械相关新闻2018-11-27
-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0-04-27
- 2020年1月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信息2020-03-10
- 探索UDI试点覆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2020-09-10
- 【CMDE】器审中心积极备战 AI医疗器械注册高峰2019-04-09
- 5个产品做好准备!四川省药监局公布今年第一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督抽查项目2020-06-22
- 上海药监局印发2022年市级医疗器械质量抽检部分产品补充检验方案的通知2022-07-13
- 器审中心组织团队参观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2021-07-26
- 20200329 国产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注册信息2020-03-30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监局党组书记张钰祥带队调研伊犁州防护用品生产企业2020-06-28
- IMDRF官网正式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工作组最新成果文件2021-05-28
- 医疗器械多孔钽骨填充材料获批上市2019-01-09
- 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公告(2020年第3期)2020-04-26
- 输液接头消毒帽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21-05-20
- 湖州南浔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2020-06-11